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形势政策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思想政治专题网 >> 时政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政能亮丨“稳定市场预期”就是关切民生稳定民心

发布日期:2021/3/22 18:44:41

李克强总理3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抓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影响,科学把握国内经济运行同比和环比态势,深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实施政策预调微调,尤其要做好促就业、稳物价等工作,稳定市场预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语境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稳定市场预期”,其意义不容小觑。

经济学中假定,所有经济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理性人”,会对未来经济趋势或经济变量作出研判,由此再决定因应措施。疫情期间,企业家愿不愿意扩大再生产?是否有胆识从事创新性的冒险活动?你在家里屯粮了吗?这些大小问题,都与其对经济的预期不无关系。

政能亮丨“稳定市场预期”就是关切民生稳定民心

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做好预期管理工作,也是现代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表征。

放眼全球,抗疫是各国共同的“优先事项”。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实行财政政策扩张的同时,货币政策操作逐步走向量化宽松,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印钞”“放水”。

但中国政府明确表态:2020年中国没有搞所谓量化宽松,2021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以上这些表态,都是在引导预期、稳定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

作为牵动全球经济脉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率先战胜疫情并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的大国,中国社会经济企稳向好,为全球抗疫行动注入了极大的信心。

密切关注中国政情的人士会注意到,自2013年至今,市场预期,一直是中央政府施政的高频词。

今年两会结束后的第一次国常会指出:财政、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增加就业协同发力。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和服务。发挥劳动力、人才、零工“三个市场”作用,拓展就业渠道。

政策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上不断发力,事关基本性的宏观政策取向,也是在向各界释放施政信号。从国际上看,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政府,都极其看重就业数据。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政策发布、信息公开、高层访谈、新闻发言人答问、媒体评论等方式,多维度、立体式地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成效显著。但也要认识到,中国预期引导在制度和实操层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不少地方与市场沟通的信息不够充分,部分关键信息“模糊处理”,信息披露迟滞,这些都容易误导预期。

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着力。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施政更加透明高效。政务公开不仅是指政府单方面公开政务信息,还包括政府通过各种形式、途径与市场主体、专家学者及媒体互动,确保市场主体能通过直接参与政务而影响并监督政务。如此,政策制定就会多些法治的理性,少些张扬的个性;多些历史的耐性,少些时下的任性。各级政府通过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决定等关键环节,倒逼重大决策的速度“慢”下来。

当然,决策速度“慢”下来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决策水平的手段。对业已出台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强化政策的刚性和公信力。简言之,政策制定要“慢”,政策解读要“透”,市场预期才能“稳”,市场主体才会真正有“感”。

现阶段,之于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尽快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实施方案。地方政府惟有更贴近微观主体和市场,预期引导也才能更接地气,还能快速发现阻滞政策执行的中梗阻,并探索解决办法。

时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因新冠病毒出现大问题,国际市场也未持有过于悲观的预期。这是好兆头。借此机运,需要提升对国际市场预期引导及塑造能力,不失时机地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的信号:中国不会闭关内顾,中国经济具有极强韧性,广大中小微企业拥有“了不起”的活力。在与国际工商、金融、智库、媒体界代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以谦抑的心态汲取他们的合理化意见建议。

如此,方能在外部不确定因素愈发明显的情势下提升中国市场预期管理的及时性、透明度和针对性。(作者郑赋田系政邦智库研究员)





来源:凤凰网作者:佚名编辑:sizhengbu字号:[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思政部版权所有 2001-2012 (C) ICP编号: 辽ICP备0600030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 造化乡 邮编:1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