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公民道德
礼仪规范
职业道德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思想政治专题网 >> 公民道德 >> 礼仪规范 >> 正文  
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古代到底有几个“女儿节”?

发布日期:2021/3/16 21:40:27

随着时代的发展,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有人可能会问,在女性地位不高的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女性专属节日呢?的确有,而且也不止一个。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自由外出的古代,总要有几个给女性出门的机会,不仅是为了游玩过节,也有一些现实目的在里面。

古代女儿节综览

据文献记载,古代女性的节日都被唤作“女儿节”。

关于女儿节的确切记录,可以上溯到元代《析津志》:“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传统节日中所谓的“女儿节”,比较流行的是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和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此外也有将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和农历六月六日的“花朝”视为“女儿节”的说法。而在旧时汉族的岁时节日里,被称“女儿节”的日子还有一个端午节。归纳起来,中国传统节日中,可以称作女儿节的至少有:上巳节端午节花朝节七夕节重阳节,这其中还不包括很多地方性的女儿节,如四川广元地区(武则天出生地)为纪念武则天,将其诞辰定为女儿节;藏族则将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上山采茶对歌的日子定为女儿节等。

广元女儿节活动现场。来源/网络

在这里,花朝节虽然名义上属于全国性节日,但实际上有着很强的地方性。我国面积广袤,南北温差悬殊,南方花开之时北方仍处暮冬之节,这就造成各地花朝节节期不同的情况,有以二月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为花朝的,也有以六月六为花朝的。有的地方称花朝为女儿节,有的地方却没有这种说法,时间不同、说法不一,因此它实质上属于地方性节日。另外,上巳节在宋代就开始衰落,而女儿节的别称大多出现在明清时期,当前日本依然保留的三月三日女儿节的各种习俗已被证明是源自我国古代,是上巳节存在过的旁证之一。

古代女儿节详解

具体而言,我国古代的女儿节有着不同的历史起源与过节风俗。

01

三月初三·上巳节

上巳节源自汉朝末年的一个传说。相传当时的一户人家在三月初左右连亡三女,引得人心惶惶。为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民众纷纷到水边洗浴以驱除不祥,后世相沿成俗。此外,上巳节还有周公泛酒和仲春之会等起源之说。

上巳节仲春之会,实际上也是一种“情人节”。来源/网络

传说虽难辨真假,但传承至今的节日礼俗却大同小异。古代上巳节这天,人们会临水祓除、烹制美食、戴荠菜花甚至祈求子嗣。

其中临水祓除的习俗在汉朝就已形成,当时上巳节是一个较为隆重的节日,每到此日,男女老少都要前往河边沐浴,在清洁之余更希望流水带走身上的病气。

上巳节古人临水祓除。来源/网络

而烹制美食主要缘于古人认为三月三日阳气过胜,于人不利,所以需要制作一些节令食品来抵御不利的时气:“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拌,以压时气。”(宗懔:《荆楚岁时记》)

相应地,戴荠菜花也是出于保持健康的心愿。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齐涛主编、任骋著:《中国民俗通志·禁忌志》)。人们认为,在这一天采荠菜花戴于发鬓,可以趋吉避凶,还能够起到医治头痛、明目的功效。

荠菜花。来源/网络

上巳节的习俗中,最与女性相关的一项风俗为乞子。当日在沐浴时,需在东流水中进行。五行之中,东方为木,而木有生长、生发的特性,因此祓除于东流水,就是取其生长、生发之意。此外,上巳节求子还同节日名称之“巳”颇有关联,在此,甲骨文中十二地支中的“巳”就写作“子”,而它又代表阳气极盛的状态,古人讲究阴阳调和,因此,在上巳节祓除衅浴、趋吉避凶,最终达到强身健体,求得子嗣的心愿。

02

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北方地区把五月五日作为忌日。战国时的齐相孟尝君田文,曾因生于五月五日,而险被抛弃。古时,每到这天人们都会以各种手段来祛邪避灾,如《大戴礼》所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此外,也有人将端午节的起源归结为对屈原的纪念。

那么端午节跟女性有什么关系呢?

在古代,“已嫁之女归宁的习俗”,也就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就选在端午节这一天。

已嫁妇女归宁之俗起源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社日。社日源于先秦,盛于唐宋。唐代,每到社日妇女可以休息一天。张籍《吴楚歌》云:“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石鲁《归宁图》。来源/网络

到了宋代,社日被一分为二,成了春社和秋社,出嫁的女儿可以在这两天回娘家省亲:“秋社……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秋社日,有士庶家妻女归外家回。”

社日自元代戛然而止,以致明清时期鲜为人知。但是已嫁之女归宁的习俗却被沿袭下来,只是融入到了端午节和重阳节的节俗之中,也因此,明清时期的端午节和重阳节又被别称为女儿节。

除了归宁,古人也会在端午节这天乞子。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簮以榴花,曰女儿节。” 众所周知,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即便五月有很多花会开放,但是独取石榴花戴于鬓角,主要是因为石榴的寓意特殊。

03

六月初六·回娘家

农历六月初六也是古代的妇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会把已经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清代嘉庆《合肥县志》:“六月六日谓之过半年,妇女偕婿归宁。”

关于该节日的起缘,有这样一则传说——

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深受国人爱戴。六月六日是他的生日,每年有很多人为他祝寿。久而久之,孤偃居功自傲,逐渐为国人所不满。其亲家赵衰直言相劝,反被孤偃当众责怪,赵衰一气身亡。赵衰的儿子见岳父如此,立誓要报仇。第二年,狐偃出京放粮,赵衰的儿子准备在其回京过寿时杀掉他,以报辱父之仇。谋划之余,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妻子。狐偃的女儿悄悄将此消息告诉母亲,其母大惊,派人给狐偃送信。狐偃知道后,适才了解到自己出了问题,于是深入乡间了解民情,才发现自己早已不得人心。此后孤偃大彻大悟,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六月初六一早,狐偃就亲迎女儿女婿来家,敬如上宾,并当众向女婿认错,翁婿尽释前嫌。此后每年的六月初六,狐偃都要请女儿女婿回家一叙。百姓纷纷仿效,久而久之,六月初六就成了“姑姑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请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04

七月初七·七夕节

在多数人的意识中,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事实上,在牛郎织女传说以前,人们就已经在七月初七这天过节了。汉崔寔《四民月令》里所说的“(七月)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至于为何在汉以后,人们会将牛郎织女与七月七日联系起来,可详见国历君发过的《牛郎织女本没有爱情,讲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爱情》一文。

牛郎织女云端相会。来源/网络

七夕节是古代女儿节中,最早以女性为主导的节日,许多风俗都体现出与女性相关的文化特质。旧时认为,“七”为女性的生命之数,《黄帝内经》更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女性生理变化与数字“七”的关系。

古代女子的乞巧仪式。来源/电视剧《延禧攻略》

其次,流传至今的乞巧节俗也显示出古时女子的劳动日常,比如对月穿针乞巧(针分七孔和九孔两种,在七月七日晚上,女性对月穿针,如果顺利穿过,就证明已经得巧)、对日浮针乞巧(明代常用,指在白天把线穿进浮在水面上的针里去)、喜子结网乞巧(在庭中放置瓜果,如果有小蜘蛛在瓜果上面结网即为得巧;或者抓一只小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看它所结网的疏密程度来看得巧的多少;还可以通过看所结蛛网时候周正来验证是否得巧)、种巧芽乞巧(将豆芽浮于水上,以水中影子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得巧)、立竿乞巧(在家中立一根竹竿来乞巧),这些乞巧方式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女子能够变得更加灵巧。

《乞巧图》潘振镛(1852-1921)。来源/网络

除了乞巧,七夕节还有乞富、乞寿、乞子等习俗。从唐代开始,人们会将婴儿形状的蜡烛浮在水中来乞子,名为化生,宋以后名为摩睺罗。此外,旧时七夕还会蓄采众药驱除毒气,也会专门食用赤小豆“男吞一七,女吞二七,令人毕岁无病。”

05

九月初九·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南朝梁人吴均之的《续齐谐记》、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书籍都记载了题为《桓景学道斩瘟魔》的一则故事——

汝南恒景跟随费长房在外游学,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里会有大灾,你应该马上回去,叫家人每人做一个红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再系在手臂上,然后登到高处喝菊花酒,就可以消灾辟邪。”恒景照他说的做了,带着全家去登山。晚上回来,看到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知道后告诉他:“这些牲畜是代替你们承受了灾难。”

重阳节登高图。来源/网络

事实上,重阳节的活动在南北朝之前就已出现。魏文帝曹丕在《九日送菊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桓景登高避难的传说不过是根据重阳节固有的节俗创造出来的故事。

之所以要“避难”,是因为古人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大火星退隐,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令那些奉大火星为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以为邪祟将与之俱来,因而产生辟邪的想法。

南方祝融图(韦娜临摹)。来源/博雅艺术网

重阳节这天与女性相关的节俗有归宁和食用放枣点缀的花糕,以含蓄地表达乞子的心愿。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不过,此时依然没有“女儿节”这个正式名称。但是,在明清时代的《大兴县志》中记载:“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可知明清时代,京城地区已有将重阳日也叫“女儿节”的习俗了。

枣花糕。来源/网络

古代女儿节变迁

回到纵向的历史变迁中,女儿节的变化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内核。

一般而言,我国的各类节日多与农业相关。节日源于岁时,岁时源于农业生产。节日是季节的标点,在农耕社会繁重的劳动之余,人们确实需要特定的假期来休养生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从休息到娱乐的变化又进一步变为庆贺之情,可以说,节日的仪式感正是时代安稳与进步的真实写照。

具体而言,魏晋以后,节日的内涵从宗教式的庄严转向轻松娱乐。世积乱离,生命贱如草芥,朝不保夕,及时行乐的思潮就此蔓延。在魏晋之前,上巳节以祓除衅浴、趋吉避凶为主,但到了魏晋之时,就成了文人雅士聚会宴饮的良辰佳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记“曲水流觞”这一节俗就产生于晋时。

七夕节也一样,原本在汉代文人所作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只能长期分隔天河两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和织女在魏晋时期得到了相见的机会,曹植的《九咏》中写到“牵牛兮,眺织女,交有际兮,会有期。”

影视剧中的曹植。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截图

唐宋更是继续向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比起魏晋时期,唐代妇女地位有所提升,男性可以出游聚会,女性也同样可以,女性不用仅在女儿节才能外出活动。

到了明清时期,理学日渐保守,礼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也日益加强,对女性的限制不断增多。这是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最低的时期,也是“女儿节”名称正式出现的时期。对古代女性而言,明清时期不但节日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节日的性质也受到很大影响,从前是娱乐的日子,现在只能算是一个休息日而并非节日。从女儿节求得子嗣、乞巧、出嫁女子归宁等风俗足以见得,古来女性多偏弱势。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现代意义的国际妇女节,我们不用等到节日这天才出门游玩,更不用趁着节日去乞求巧手、沐浴求子,而是继续呼吁真正的男女平等。今天,我们看到了拼搏在各行各业中的女性身影,她们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力量,这些都是女性群体争得话语权的直接写照。看向当前,我们更应该为自由、独立、勇敢的新时代女性们举杯。

电影《





来源:凤凰网作者:佚名编辑:sizhengbu字号:[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思政部版权所有 2001-2012 (C) ICP编号: 辽ICP备0600030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 造化乡 邮编:1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