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公民道德
礼仪规范
职业道德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思想政治专题网 >> 公民道德 >> 职业道德 >> 正文  
李宇明:新时期对待国学的态度 体现在这十六个字

发布日期:2020/12/22 19:51:09

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数百位学术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经、传媒、公益等领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与全球网友一同见证这一顶级文化盛典。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著名作家冯骥才等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杰出人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书院等机构,电视剧《清平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凯叔讲故事·国学系列音频等项目获得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24部学术著作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本届国学大典增设的国学新秀奖则由10位优秀青年学者共享殊荣。而最受瞩目的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则被授予两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许倬云与陈来。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接受凤凰网文化独家专访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接受凤凰网文化独家专访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在颁奖典礼现场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独家采访,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李会长,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来到国学大典的颁奖典礼,您所代表的中国辞书学会,是第四届国学大典新增加的学术支持机构代表。您如何认识国学大典以及您对增加这个学术支持机构怎么看?

李宇明:非常感谢。中国辞书学会虽然是今年新增加进来的,其实在此之前,辞书学会的会员以各种各样的身份都在参与辞书大典的工作。辞书是一项文化的整理、传承工程,人们通过辞书来了解人类知识系统,传承文化,其中当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国学的传承。所以,辞书学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和国学大典所倡导的精神是一致的。今年是我们以学会的名义正式加入学术支持机构,也是把我们过去以个人身份的会员力量整合起来,更好地支持国学大典的工作。当然我们也感谢组委会能够给我们辞书学会提供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们也是通过学术的力量来支持国学的传承,支持国学的研究,特别是要通过辞书,把国学传承给下一代,传播到全世界。

凤凰网文化:非常感谢李会长,我们都知道,今年非常特殊,是庚子年,也是疫情非常严重的一年。在新冠疫情全球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复杂变化之际,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思想或者理念依然有重要价值?请您从古代经典中提炼出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关键词或者一两句话。

李宇明:新冠疫情爆发,到今天还没有结束。现在有些人已经用“后疫情时代”来表述今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我觉得还为时尚早。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从整个世界抗击的情况来看,我们中国做的是比较好的,实际上不光是中国,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地区,在疫情防控方面都做得不错。甚至海外的华人团体,他们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做得不错。这就要考察文化的因素了。中华文化能够几千年传承不绝,仍然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比如“天人和合”“乐于助人”“以和为贵”的理念等。

一个很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戴口罩,中国人认为戴口罩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传入,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社会的尊重。但在西方,戴口罩就有很大的问题,实际上显然文化差异。这次中华文化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他方面也很有作用。我们应该热爱它、珍惜它、传承它,让它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发挥应该发挥、能够发挥的作用。

凤凰网文化: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主题是十六个字——“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对此,您怎么看?

李宇明:我觉得这十六个字,道出了对待国学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国学不是化石,国学更需要传承,它应该是活的。这种传承不只是在书斋中,也不只是在庙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里。它应该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支柱。国学要在一代代人的继承中不断创新。同时还要看到,国学也不完全是中国的,历史上它对东亚产生过很多影响,对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及中国周边的其他地区产生过较大影响。后来,国学也传到西方,成为“汉学”或“中国学”,对人类政治、经济、哲学、文化都发生很多影响。国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互鉴、相互影响。所以,这十六个字,阐述的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对待国学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国学精神。特别是最后四个字耐人寻味,叫“重建斯文”。也就是说,由于今天科技的发展,时间和空间都在被抽空,互联网成为我们主要的一个生活园地。文化的传承问题是全世界都遇到的问题,人们思考文化还有没有作用,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究竟是谁?思考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做什么?这些思考实际上既有身份认同的问题,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重建斯文”就是希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当然,也不能够仅是固守自己的传统,还需要向人类学习,把全人类最优秀的东西学过来。包容、兼容、吸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所以说起文化、说起传统,它不是一个保守概念,其实质是怎样能够在传统基础上去发展、去创新、去适应新时代的概念。中华文化不仅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先,更属于我们今人,更属于我们的未来。

凤凰网文化:非常感谢,说得非常好。那您觉得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或者说最应该秉持的是什么?应该警惕的是什么?

李宇明:文化有不同的层次,有表层、中层、深层。现在我们对国学的传承很多时候留在表层,比如说服装,或者剪纸、背背古文字句等形式。中华文化最根本的是它的深层,以及它的文化精神。文化传承不应该是一种表层的学点礼仪、背点诗句,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精髓能够传承下去。

中华文化绝对不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更是一个发展概念;它不只是一个过去的概念,更是一个未来的概念。学习中华文化,不是要把我们的思想、把年轻人穿越到两千年前、三千年前,那是不可能的。学习经典,并不是要回归到旧时,而是要了解几千年前古人在那个环境下如何思考,这几千年它怎么伴随着中国的分分合合、风风雨雨、内忧外患成长起来、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怎样把我们的文明发扬光大。

国学不是生意,不是要拿它赚钱,而是要拿它来成为新文明的一个基底。学国学,既要瞻前,更要顾后,国学是面向未来的、面向大众的、面向精神的。有些人利用国人学国学的热情,打起赚钱的“小算盘”,这是应该警惕的。相反,有很多人士、厂家,慷慨解囊,支持国学活动,这是令人尊敬的。

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不管我们离古人有多远,离古代生活有多远,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国学的传统、中华的传统。从饮食、坐姿,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应该更有理性地把这种传统唤醒,所谓“重建斯文”。今天下午,我受邀出席这个颁奖典礼,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恩。一整个下午都在沐浴国学的风雨,都在唤醒我身上潜在的国学传统。这个活动非常好,希望能够长期办下去,非常感谢主办方,感谢国学大典。

凤凰网文化:感谢您的分享。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新的学术支持机构,中国辞书学会在未来弘扬或者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工作计划或者举措?

李宇明:我们现在还没有很系统的计划,因为是刚刚参与。但是,以后我们的工作会朝着这几个方向发展:第一,出版更多的传播国学的辞书,特别是向青少年传播国学的辞书;第二,通过外文版、双语版辞书,向海外传播国学;第三,积极动员辞书学会的会员支持国学活动。我们有很多集体会员是出版社,有条件支持国学著作的出版。

辞书对人生发展作用巨大,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这些出版单位、编纂单位都是辞书学会的骨干,以后会把支持国学发展的工作列入到辞书学会的工作里,多发挥一些作用,使辞书领域能够有更多国学的韵味、国学的精神、国学的风貌,收获更多的国学成果。中国辞书学会有一颗跳动的中国心。





来源:凤凰网作者:佚名编辑:sizhengbu字号:[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思政部版权所有 2001-2012 (C) ICP编号: 辽ICP备0600030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 造化乡 邮编:110148